- 内容展现
- 最新评论
龙争虎斗 4款原厂主流级PCIe 4.0 SSD横评
在一些朋友的印象中,原厂提供高性能、模组厂输出性价比。不过随着PCIe 4.0 SSD的全面普及,原厂SSD也涌现出众多兼顾高性能和高性价比的主流级产品。除了致态TiPlus7100和西数SN770之外,近期铠侠SD10和三星990 EVO ...
进阶测试
进阶测试项目1:SLC缓存测试 测试在无分区条件下使用IOMeter进行,测试期间所有SSD均使用主动散热以避免过热限速可能对测试成绩产生的影响。 空盘状态下,致态TiPlus7100 2TB可用SLC缓存容量约为257GB,三星990 EVO 2TB可用SLC缓存容量约为119GB,铠侠SD10 2TB可用SLC缓存容量约为469GB,西数SN770 2TB可用SLC缓存容量约为715GB(全盘SLC缓存)。缓存外TLC直写速度,致态TiPlus7100 2TB大约3703 MB/s,三星990 EVO 2TB大约1787 MB/s,铠侠SD10 2TB大约490 MB/s,西数SN770 2TB大约420MB/s。 采用长江存储晶栈®Xtacking ®3.0架构闪存的致态TiPlus7100表现出众,缓外写入速度是采用三星第六代V-NAND闪存的990 EVO两倍有余。铠侠SD10和西数SN770则是一对难兄难弟,为了掩盖写入速度上的缺陷,两款型号都采用了较大的SLC缓存,尽量避免直接用到缓外写入。 进阶测试项目2:温度压力测试 温度压力测试在26度室温、被动散热条件下进行,目的是考察SSD在极端重负载压力下的温控策略。四款SSD都没有自带散热片或在主控上增加镀镍层,仅三星990 EVO在PCB背面闪存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辅助散热标签。使用IOMeter进行1MB QD8顺序读取以保持压力恒定,速度、温度、累计读取数据量信息由HWiNFO64采集。需要说明的是,不同品牌SSD对合成温度的计算和显示方式不同,不代表芯片的实际温度。 致态TiPlus7100 2TB:满速读取维持42秒,限速前读取数据量273 GB。15分钟内读取数据量3229 GB。 三星990 EVO 2TB:满速读取维持34秒,限速前读取数据量159 GB。15分钟内读取数量3166 GB。 铠侠SD10 2TB:满速读取维持68秒,限速前读取数据量321 GB。15分钟内读取数据量2567 GB。 西数SN770 2TB:满速读取维持96秒,限速前读取数据量460 GB。15分钟内读取数据量3809 GB。 这个测试的结果还是有些出人意料的,无论是满速维持时间还是一段时间内的数据读取量,都是由性能相对较低的型号获得领先。在我们的测试条件下铠侠SD10能够长时间维持2830 MB/s读取速度,西数SN770则是在非常小的温度范围内反复限速和解除,获得了更高的平均读取速度。当然以系统盘、游戏盘的日常使用压力来看的话,致态TiPlus7100的爆发读取能力是其他三款型号难以企及的。 进阶测试项目3:真实游戏加载性能 无论是CrystalDiskMark还是PCMark 10完整系统盘基准测试和3DMark存储基准测试,都难免会受SLC缓存延缓释放策略的干扰,得出高于SSD实际读取性能的成绩。通过向SSD内拷贝最终幻想14 Benchmark后手动填充过半盘,可以促使SSD释放SLC缓存,从而检验其真实游戏加载性能。 致态TiPlus7100 2TB:游戏场景加载用时5.740秒。 三星990 EVO 2TB:游戏场景加载用时7.722秒。 铠侠SD10 2TB:游戏场景加载用时6.919秒。 西数SN770 2TB:游戏场景加载用时7.109秒。 测试结果用时越短越好: |
本文版权归 PCEVA,PC绝对领域,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
发表评论
最新评论
热门评论
热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