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CEVA,PC绝对领域,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
  • 内容展现
  • 最新评论
Fusion ioMemory PX600双机测试
2017-11-25 20:30| 发布者: Essence| 查看: 9854| 评论: 9|原作者: nighttob
摘要: 这次为大家带来的是从单位机房旮旯某个抽屉里翻出来的两块IBM io3 Enterprise 1000GB。io3 Enterprise对应原厂型号就是Fusion ioMemory PX600,是Fusion-IO被SanDisk收购之前发布的 ... ...
这次为大家带来的是从单位机房旮旯某个抽屉里翻出来的两块IBM io3 Enterprise 1000GB(忘了拍照了,以后有机会再补)。

io3 Enterprise对应原厂型号就是Fusion ioMemory PX600,是Fusion-IO被SanDisk收购之前发布的最后一代产品(2014年),也是高端型号(低端型号是SX350和SX300),相关介绍可以在SanDisk官网找到。


就像我们所知道的那样,Fusion-IO的SSD是Host-based模式,也就是使用主机CPU和内存作为SSD的主控和缓存,而SSD卡上的FPGA在工作中只提供闪存通道。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打破了主控对SSD性能的限制,主机CPU越强,SSD性能就更佳。这一点在Fusion-IO所流行的那些年里尤为重要,毕竟那段时间SSD主控性能都比较有限。与此同时的是,这种方案的缺点也显而易见,因为要加载驱动才能在内存中生成SSD的FTL等元数据,所以难以作为系统盘使用,而且对内存稳定性要求高,发生single-bit error导致SSD变砖就只能重新低格了。

为了能体现SSD性能受主机影响,
这两块SSD分别安装在不同的平台上做测试,看看有多大的区别:
平台1:2x Xeon E5-2690,256GB DDR3-1600 RDIMM
平台2:2x Xeon E5-2620v3,32GB DDR4-1866 RDIMM

使用Fusion-IO SSD第一道拦路虎就是驱动、固件及管理软件的配套,几乎所有第一次使用的人都会载在这里。原理其实是驱动要求SSD的固件不能低于其要求的版本,否则就会运行在最小化模式,此时无法初始化也就看不到盘,必须先升级固件。PX600这一代还好的就是不用为了升级固件而要专门去找旧版驱动,安装好最新驱动以后直接用命令行把新版固件刷上去就OK了。
  1. fio-update-iodrive <文件名>.fff"
复制代码

因为我是在同一台机器上刷的两块SSD,所以有fct0和fct1。如果自己去读Fusion-IO的用户手册的话,会发现里面细枝末节的要求真的是挺多的。值得一提的就是,这
虽然是个3年前的产品了,但固件更新还是很勤的,毕竟这是软件定义闪存存储。

如果安装了管理工具的话,会发现这东西也挺简单的,包括一些状态提示(温度、寿命、读写IO等)、事件记录等等。因为是软件定义的,所以SSD的低格工作是用户来完成的。默认是4K扇区,但很多应用,比如VMware ESXi就必须要512B扇区,在低格的时候就需要指定。当然在低格的时候也可以调整可用空间,完全满足OP强迫症人群的需要。


介绍就到这里,下面开始测试。测试的项目跟以前一样,还是TxBench、PCMark8以及IOmeter。

测试环境是Windows Server 2016,两块SSD都低格为512字节/扇区进行测试。

首先是TxBench的快速基准测试,32GB的数据量对这盘来说还不够塞牙缝的。

平台1


平台2


平台1CPU的核心数及主频都高于平台2,所以在大尺寸读写项目中更优,但平台2的架构优势使得其在小尺寸读写上面占据优势,这一点在后面的IOmeter测试中也有体现。

但如果只看数字的话,这个成绩除了大尺寸读写带宽高以外,甚至可以说也就是目前SATA SSD的水平。

接下来是PCMark8,看看这个盘在家用环境下的水平如何,虽然谁都知道这盘肯定不是给家用设计的。

平台1


平台2


两套平台之间相差3分,基本就是CPU性能差异导致的了,而504x的总分也就是介于主流NVMe和旗舰SATA之间的水平。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,这两套平台都是服务器配置,CPU核心较多但频率低,虽然E5-2690的TB频率可达3.80GHz,但通常也只能见到3.30GHz左右,跑这种对核心数量不敏感而对频率敏感的测试并不适合。
(PS:拿到我自己的服务器上测只能更烂)

PCMark8的存储扩展测试也是不能少的,这里只给PS Heavy项目的汇总成绩了。


平台1相对于平台2依然有一定优势,不过这里也总算对得起企业级的名号了,全程800MB/s左右,大约是8通道企业级NVMe SSD的水平。

最后是IOmeter测试部分。

IOmeter 128K QD32持续写入


持续写入比的其实是SSD的接口带宽和闪存总带宽,但在这里就仅仅是CPU性能强弱了,就如一开始TxB测试的那样,主频更高的平台1领先了100MB/s多。

IOmeter 4K QD32随机写入


我们熟悉的“稳定态测试”,但显然Fusion-IO的产品没有稳定态这个概念,过了OP区域后离散度都很大。也跟最开始测TxB时候一样,新架构的平台2更具优势,以平均980kIOPs领先平台1的850kIOPs。

IOmeter 读取QD趋势变化 平台1



IOmeter 读取QD趋势变化 平台2


读取测试中2个平台差异只体现在数据尺寸大了以后的总带宽上,增长趋势完全不同于SATA SSD而类似于NVMe SSD,显然1Worker不足以释放Fusion-IO SSD的性能。

IOmeter 写入QD趋势变化 平台1


IOmeter 写入QD趋势变化 平台2


写入测试中也能看到最开始说的,新平台在小尺寸数据块上更具优势,但当数据块超过16K以后主频的优势就更明显了。128k以下的数据块都是在QD4时到达拐点,当Worker数量增加后还应当有一定提升。

IOmeter 4Workers读取QD趋势变化 平台1



IOmeter 4Workers读取QD趋势变化 平台2


Worker加到4以后,128K及以下尺寸的数据块读取速度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,也可以看出4Workers QD1要比1Worker QD4的成绩更好,这也是发挥服务器平台核心数量优势的正确用法。而256K和1M块读取速度有下降,则是因为数据块尺寸本身就大,再有多线程多QD并发操作,指令开销会造成更多的busytime,使得可用总带宽降低。

IOmeter 4Workers写入QD趋势变化 平台1


IOmeter 4Workers写入QD趋势变化 平台2


4Workers写入这边,4K和8K数据块提升最明显,其他尺寸的数据块在QD1时就基本到了带宽极限。

通过这几组不同Worker数量和QD趋势变化可以看出,对于Fusion-IO SSD来说,利用CPU的多核心和更高主频能带来更好的读写性能。

再来看一组混合读写的测试。由于两套平台差异有限,这里只贴出其中一组。

128K QD1持续混合读写


4K QD1随机混合读写


虽然128K混合读写中也有一个低谷,但依然有400MB/s以上的总带宽;而4K混合读写则是随写比率的增加稳步提升。

测试就到这里。

俗话说好马配好鞍,一套性能足够强的主机配上ioMemory才能相得益彰。这一点如今的NVMe SSD也部分“继承”了下来,但至少不吃内存了。

关于内存占用的问题,大家都知道这SSD吃内存,而且是低格的扇区越小吃的越多,但只有在Worst Case的情况下才会吃掉20+GB的内存空间,这实际上跟数据量的多少是相关的。在我做测试的期间内,内存占用也就3~5GB,当然这对一般家用来说也是不小了,不过我想能跟家用这货的应该不缺内存。

关于扇区尺寸设置,之前也提到过,很多应用并不支持非512字节/扇区,最著名的例子就是VMware ESXi。ESXi在6.5版本,而且是VMFS6才支持512e格式,还不支持4Kn。所以,如果想入手这个盘,确实要仔细考量可行性。

顺便一提,这个盘是支持TRIM的,虽然并没什么卵用。

写在最后。

Fusion-IO SSD在NVMe正式登台之前都是SSD性能的标杆,时至今日也是一众高性能PCIe SSD所比较的对象。然而ioMemory已经是上个时代的产物了,面对如今的NVMe SSD已经几无优势。PX600的规格对标的应该是Intel DC P3600系列,但除了有5.2TB的大容量以外,其余性能指标难有企及,而且系统适用性远劣于P3600,被“长江后浪推前浪”也是无可避免的。

2014年,Fusion-IO在其巅峰期被SanDisk收购,随着2015年NVMe的崛起而风光不再,随后在资本收购浪潮中与昔日劲敌Virident同属到Western Digtail旗下,3年多来也没有任何一款新产品发布,就像SandForce一样倒在了资本和技术的双重重压之下,像这样的故事在今后还会不断上演……

收藏 邀请
0
本文版权归 PCEVA,PC绝对领域,探寻真正的电脑知识 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
发表评论

最新评论

引用 红色国度 2017-11-26 19:59
家用比较奢侈,内存也没ECC,容易变砖, 这东东最好的去处是服务器板+ECC内存平台。
引用 Atom 2017-11-27 13:52
两块SSD都低格为512字节/扇区

如果格成4K/扇区性能会好点?
引用 nighttob 2017-11-27 15:50
Atom 发表于 2017-11-27 13:52
两块SSD都低格为512字节/扇区

如果格成4K/扇区性能会好点?

这是取决于应用需求的,理论上二者在主机性能足够的情况下,4K以上的性能是一样的。

引用 ssn774 2017-11-28 13:42
ebay上见过几块挺便宜的,看了下应用场景果断弃了。
引用 donnyng 2017-11-29 07:57
nice啊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虽然我也只能看,买不起,口水流一地
引用 zlzgcy 2017-11-30 00:57
家用太复杂了。。。果断投入INTEL怀抱
引用 Atom 2017-11-30 10:51
zlzgcy 发表于 2017-11-30 00:57
家用太复杂了。。。果断投入INTEL怀抱

对,光驱动就能搞掉一大批人,再加上不能安装系统。。。  家用真的不好玩
引用 zlzgcy 2017-11-30 19:10
Atom 发表于 2017-11-30 10:51
对,光驱动就能搞掉一大批人,再加上不能安装系统。。。  家用真的不好玩
...

ebay上还是能淘到不少好玩意的~
引用 fanli1230 2017-12-1 00:07
有些大厂也可怜,下了大资本把目前的技术推到了顶峰,然而一个更新的技术直接把自己碾压了
如同刀剑造得再好也挡不住一颗子弹

查看全部评论(9)

热门评论
    热门评论
      返回顶部